7月24日、25日,8名青岛理工大学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来到德城区法院*河涯法庭——德州法院乡村振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亲身感受法庭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河涯法庭庭长赵立梅首先向大学生们介绍了法庭如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并与他们开展座谈,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方面的创新经验和做法。25日,*河涯法庭干警与大学生共同到*河涯镇闫家屯大集,发放法治宣传册,零距离开展法治宣传服务,让大学生们切身感受德州法院乡村振兴法治教育基地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所取得的成果。
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两天过的非常充实,不仅了解到了人民法庭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也在课堂外学到了书本上难以获得的实践经验。
*河涯法庭充分发挥德州法院乡村振兴法治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印发普法宣传册等方式,使广大群众更加了解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将办案与普法相结合,结合*员活动日活动,走进社区群众家中进行调解,开展庭审观摩、庭审直播等,增强普法工作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切实增强广大未成年人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这些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普法宣传方式令他们赞叹不已,也对法院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放下书本,走进乡村,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最迫切的司法需要,为此次社会实践搜集了重要素材。同时,这次实践让我们对基层法庭的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立体的感知,对法院职能和司法为民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今后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为毕业后走进社会参加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这次实践活动受益匪浅。”一位学生代表说道。
通过与大学生两天的接触交流,*河涯法庭庭长赵立梅深有感触地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大学生们有思想、有创新、有活力,希望通过走进法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更加知晓如何用自己课本上的所学转化成实际,真正服务于人民,更能明白自己在未来肩负着怎样的使命,如何去实现人生理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大学生这样的新鲜血液,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基层,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聪明才智。”
(文稿、编辑:陶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