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气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近义词有: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反义词有: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妄自菲薄,趾高气扬是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状语;含贬义。趾高气扬的详细解释:成语名称:趾高气扬(zhǐgāoqìyáng)成语释义: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近义词: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反义词: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妄自菲薄成语用法: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状语;含贬义。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辨析:趾高气扬和“踌躇满志”;都可形容“因得意而有点忘形”的样子。但踌躇满志表示“心满意足”;是中性成语;趾高气扬表示骄傲自大;是贬义成语。成语辨形:趾,不能写作“指”或“志”;扬,不能写作“阳”。趾高气扬的典故/故事:公元前年春,楚国掌管**的莫敖屈瑕,率*在郧国的城邑蒲骚(今应城西北)与郧、随、蓼等诸侯国的联*作战。由于对方盟国众多,气势盛大,屈瑕盛为恐慌。于是,他准备请求楚王增派*队。将*斗廉反对这样做,斗廉认为,敌方盟国虽多,但人心不齐,斗志不坚,只要打败郧国,整个盟国就会分崩离析。他建议集中兵力迅速攻破蒲骚。屈瑕采纳了斗廉的建议,猛攻蒲骚,大获全胜。这就是有名的“蒲骚之战”。但是,屈瑕并无自知之明,把别人的功劳都算在自己的身上。因而骄傲起来,自以为是常胜将*,从此任何敌人都不放在眼里。过了两年,楚玉又派屈瑕率*去攻罗国。出师那天,屈瑕全身披挂,向送行的官员告别,然后登上华美的战车,威风凛凛地扬长而去。送行的大夫斗伯比返回时对御手说:“莫敖这次出征要吃败仗的!你看他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还能冷静地、正确地指挥作战吗。”斗伯比越想越感不妥,就吩咐御手驾车到王宫,求见楚王。他建议楚王给屈瑕增加*队,但楚王没答应。屈瑕到了前线,更加不可一世。竟然下令*中“敢谏者处于极刑”。武断专横到了极点。楚*来到罗国都城时,对方早就整*待战。屈瑕毫不在意。但部队随地驻扎,一点也不做戒备。罗*联合卢襦(今襄樊市西南)的*队猛烈攻击。楚*马上溃散,死伤惨重。屈瑕乘着一辆战车,狼狈而逃。出征时那种趾高气扬的样子早已不见了。屈瑕逃到楚国境内一个叫荒谷的地方,发现只剩孤身一人,好不悲伤,自缢而亡。趾高气扬的例句:1、他自从升为总管后,便趾高气扬,对往日的同事不屑一顾。2、在巴结羡慕他的穷棒子面前,他趾高气扬,人五人六。3、你的优秀和我的人生无关,请带着你的趾高气扬滚蛋吧。4、一只大公鸡趾高气扬地走着,伸长脖子叫着。5、他那趾高气扬的态度,实在令人看不惯。6、他一点也不谦虚,取得一点小成绩就趾高气扬。7、葡萄除了营养价值丰富外,它的价格也\趾高气扬\。8、这个女人,现在用不着我了,就当真趾高气扬起来。9、他这人时而低声下气,时而趾高气扬。10、他像孔雀一样趾高气扬,认为自己应该受到爱戴。11、像孔雀和他相信他值得崇拜,他趾高气扬地走而且用嘴理。12、别摆臭架子;勿趾高气扬。趾高气扬的成语接龙:趾高气扬扬长避短短斤缺两两败俱伤伤筋动骨骨软筋麻麻木不仁仁人义士士绅名流流风回雪雪泥鸿爪爪牙之士士饱马腾腾云驾雾雾惨云愁愁云惨雾雾阁云窗窗明几净净几明窗窗外有耳耳熏目染染苍染**衣使者者也之乎[趾高气扬]由小学家庭辅导平台[小孩子点读]APP独家整理并发布。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