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隋文帝代周时,为什么鲜卑人当时没有强烈的
TUhjnbcbe - 2024/6/4 19:01:00

虽然现在看隋代周感觉像是轻描淡写,但是实质上却是北方政权历经两百多年胡人统治后重新回到汉人手里,然而与元末和清末比起来,鲜卑人的抵抗并不强烈,只有尉迟迥、王谦和司马消难数人叛乱,而且很快就被平定,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让子弹飞》里说得很明白:“反正呢,我就想当县长夫人,谁当县长,我无所谓!”

县长夫人根本不会去在意谁是县长,只要自己是县长夫人,同样,鲜卑人亦然。

只要鲜卑人能保住自己的权势地位,谁是皇帝又有多大区别呢?

就不说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的独孤家族了,也不说杨坚姐夫窦荣定一族了(窦荣定姓窦,但也是鲜卑人),人家这都是一家人,稍微想想也知道不会为了北周反抗杨坚。

隋文帝剧照

除了这些鲜卑族外戚外,在隋朝还有很多鲜卑人都受到了重用、官居要职。

第一个人就是宇文述,也就是宇文化及他爹,他虽然姓宇文,但和北周皇族没有血缘关系,宇文述在杨坚平定尉迟迥叛乱中立下战功,被杨坚破格封为上柱国、褒国公,隋文帝开皇初年,又官拜右卫大将军,在灭陈之役中被委以重任。

平尉迥,每战有功,超拜上柱国,进爵褒国公,赐缣三千匹。

开皇初,拜右卫大将军。平陈之役,复以行军总管率众三万,自六合而济。时韩擒、贺若弼两军趣丹阳,述进据石头,以为声援。

杨广登基后,宇文述官运更是亨通,改封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加封开府仪同三司,他爱好敛财,金银绸缎不计其数,家僮千余人都骑好马,穿金戴玉。

炀帝嗣位,拜左卫大将军,改封许国公。大业三年,加开府仪同三司,每冬正朝会,辄给鼓吹一部。

性贪鄙,知人有珍异物,必求取……由是竞加馈遗,金宝累积。后庭曳罗绮者甚众,家僮千余人,皆控良马,被服金玉。

所以,如果去问宇文述,为啥不反抗隋朝维护北周,他肯定这样说:

在隋朝我做官做得好好的,权势地位有增无减,财产越来越多,我为啥要反抗?就因为北周皇帝是鲜卑人、隋朝皇帝是汉人?皇帝是鲜卑还是汉人关我什么事?

宇文述剧照

在隋朝官运亨通的鲜卑人远远不止宇文述一个,再举一个有名的,长孙晟,就是长孙无忌的父亲,和他有关的一个成语是“一箭双雕”。

杨坚登基后,长孙晟也是被委以重任,多次受任出使突厥。他还提出了对突厥“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方略,在隋对突厥的肢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本人也被杨坚拜为仪同三司、左勋卫车骑将军,后加官开府仪同三司。

使还称旨,授仪同三司、左勋卫车骑将军。

师旋,授上开府仪同三司,复遣还大利城,安抚新附。

如果去问长孙晟,身为鲜卑人为啥不去反抗汉人杨坚,猜他会有多么怪异的眼神?

说到底,北周、隋、唐的统治者同属关陇集团,啥叫关陇集团呢?关陇集团的核心,是西魏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哪八大柱国呢?

宇文泰、李虎(李渊祖父)、独孤信、元欣、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侯莫陈崇,杨坚父亲杨忠比八柱国低一个层级,是开府大将军。

看,北周的宇文泰家族、隋朝的杨忠家族、唐朝的李虎家族,都出自这个集团,看这份名单也就知道了,这个集团内部有鲜卑人,有汉人,彼此之间也都沾亲带故,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北周明帝、杨忠和李渊的父亲李。

隋朝,坐天下的杨家是汉人不假,但要说隋朝的统治集团,依然是那个汉人与鲜卑人相混杂的关陇集团,所以,就关陇集团里的鲜卑人来说,坐天下的是宇文泰他们家,还是杨忠他们家,还是李虎他们家,有多大区别呢?

李渊剧照

因此,宇文述的父亲宇文盛在北周官居上柱国,跟着宇文邕进攻北齐;而宇文述在隋朝受命灭陈,官运亨通;再看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士及,摇身一变又成了唐朝的宰相;祖孙三代人分别出仕北周、隋、唐。

因此,长孙晟的父亲长孙兕在北周做官一路做到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长孙晟则为隋朝对付突厥立下汗马功劳;到了唐朝嘛,大家都知道长孙晟的儿子长孙无忌和女儿长孙皇后;同样是,祖孙三代人分别出仕北周、隋、唐。

所以说,杨坚代周,或许长远来说在文化上的影响极大,但在政治上的影响、特别是对当时权力格局的影响却并不大。

甚至,可以发现,从西魏到北周,从北周到隋朝,从隋朝到唐初,政治格局的洗牌极为有限。庙堂之上的,始终也就是这一批人,有汉人,也有鲜卑人,一直都是如此。

一句话,只要自己还保有权势地位,就够了,至于皇帝是谁,那就无所谓了,反正都是自己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隋文帝代周时,为什么鲜卑人当时没有强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