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拼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酒脱干涸(hé)悬涯绝壁斩钉截铁
B.瞻仰憧憬(chóng)聚精会神排山倒海
C.沮丧戛然而止(jiá)叱咤风云技高一筹
D.斗蓬一哄而散(hòng)迥然不同势不可当
2.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手榴弹即将要爆发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班长用身体掩护了战友们。
B.本想抄小路、走捷径,结果弄巧成拙,迷失了方向。
C.藏着手机在书下偷看,一回头,发现妈妈正虎视眈眈地望着我。
D.在一千颗绿豆中找一颗红豆,玩这个游戏真的是让我感到沧海一粟啊!
3.下列语句没有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落下来的花瓣,有些被她们的鞋印入泥中;有些粘在妹妹身上,被她带走;有些浮在池面,被鱼儿衔入水里。(《梨花》许地山)
B.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奇了吗?(《丁香结》宗璞)
C.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花之歌》纪伯伦)
D.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戏珠!(《竹节人》范锡林)
4.下列与其他三个字不属于同一种造字方法的选项是(
)
A.藓B.警C.腥D.旦
5.字谜“有眼难见”的谜底是(
)
A.黑B.闭C.目D.盲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沙》)
(2),山青花欲燃。(《绝句》其二)
(3),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
(4)好峰随处改,。(《鲁山山行》)
(5)杜牧在《江南春》一诗中的诗句:,。表现了广阔江南动静相宜、绚丽幽美的景象。
三、翻译
7.句子翻译。
(1)巍巍乎若太山。译文:
(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译文: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8.这首词作者是,“社林”的意思是。
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看到田间丰收的景象,内心感到无比欣喜,此起彼伏的蛙声也动听。
B.词的上阕将一些景物组成一种独特的夏夜景致,有动有静,别有情趣。
C.词的下阕写自己忽然看到以前看到过的小店,就此收笔,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D.这首词以田园风光为题材,描绘了黄沙岭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喜爱。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找回我们“失去”的满天繁星
①人类对光明的渴求,或许是与生俱来的。
②古人的照明手段属于“小打小闹”,萤烛之光难与皓月争辉,农耕时代的多数人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那时候的夜晚,地球上的主要光亮还是来自星月。人们观星赏月,既风雅,又易得。星空是如此美丽、浩瀚又神秘,也引发了智者对苍穹、宇宙的无穷幻想和深远哲思。
③同时,星空在古代还有导航、定位等众多实用价值。早在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通过肉眼观测星空“观天授时”,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
④直到爱迪生发明电灯并推广到全世界之后,人类的照明技术手段突飞猛进,终于掌握了随时大放光明的便捷光源。到今天,“不夜之城”在世界各地纷纷涌现,原本黑暗无边的夜幕,终于被彻底打破。
⑤(
),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人类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光亮,却渐渐失去了璀璨的星空。童年在乡村度过的晴朗夏夜,那些曾经清晰得几乎近在眼前、仿佛伸手可触的星星,如今早已远离了很多人的视线,只剩下遥远的儿时回忆和手机屏幕上的图片。
⑥“已经有整整一代人从未见过银河了。它是我们与宇宙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已经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物理学家克里斯?埃尔维奇痛心地说出了这句话。
⑦一方面是城市越来越亮,各种“亮化工程”风行一时,路灯、车灯、景观灯、荧光屏、轮廓灯、玻璃幕墙、霓虹招牌、广告灯箱等五光十色、绚丽夺目,有些探照灯的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光污染和空气污染屏蔽了城市的夜空。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人搬去城市聚居,越来越远离开阔、旷远的乡村,人们与星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遥远。
⑧“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浪漫诗意和美妙体验,城里的孩子今天还能享有吗?
⑨要“找回”星空,就需要减少光污染和人工光源,这既能节约资源,也是保护我们健康生存环境的必要之举。
⑩我们的生活当然离不开光明,但纯粹用来装饰和显摆的灯光,真的不需要那么多。世界正大步迈向智能科技时代,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去更合理、更节约、更智慧地使用光源。
?曾经千万年随处可见的星空,如今竟然沦为一种珍稀的、需要特别保护的自然遗产,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和遗憾,也给全人类敲响了警钟。作为样板的暗夜公园和星空保护地的出现,仅仅是一个开始。对抗光污染、杜绝人工光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是一场艰难而漫长的战役,需要攻克很多矛盾,我们任重而道远。
(选自《地球》,原文有删改)
10.联系上下文,为第⑤段括号里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
A.因为B.然而C.所以D.如果
11.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认为“我们”失去满天繁星的原因是:;找回的办法有:
12.下列文字是从原文中摘选出来的,它最适合放在哪两段之间()
更可怕的是,日益泛滥的光污染所夺走的,并不止是人们仰望星空的乐趣和良好的天文观测环境,还有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研究表明,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不但损害人的睡眠质量、视力、免疫系统、内分泌平衡、大脑中枢神经和情绪,甚至可能诱发癌症,同时还扰乱了许多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活规律。
A.⑦⑧之间B.⑧⑨之间C.⑨⑩之间D.⑤⑥之间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沙梨熟了
叶骑
①秋天的时候,三爷家门前的沙梨熟了。
②今年是个好年成。远远望去,沙梨长得浩浩荡荡,长得肆无忌惮,满树的果子,都像胖娃娃,在太阳底下眨巴着眼睛,惹得人嘴里湿湿的。
③其实,沙梨的味道并没有那么好吃。棕褐色的果实,皮厚肉粗,口味甜中带涩。放在超市的货架上,跟北方来的雪梨撞个正着,真有点儿下里巴人遇上阳春白雪的意思。一斤雪梨的钱,就可以买几斤沙梨。
④不过,在三爷还是三叔的那个年代,乡下也没有什么好吃的,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所以村口的这棵沙梨树,就成了村里野孩子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