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行理财报喜不报忧 信息披露亟待强制化
摘要:”现如今,一些商业银行存在产品信息披露不足的问题,更有银行奉行报喜不报忧的*策,在这点上外资行尤其突出。经过调查发现,部分外资银行确实存在不披露或选择性披露理财产品运行及到期情况的行为。这份表格共披露了56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其中36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都在10%以上,其余披露的产品多数年化收益率均在8%、9%左右,收益率最低
宣传新发产品时能说会道,披露产品运作情况时却支支吾吾。现如今,一些商业银行存在产品信息披露不足的问题,更有银行奉行报喜不报忧的*策,在这点上外资行尤其突出。
投资者刘先生昨日对表示,现在理财产品卖得特火,我就打算从外资银行购买一些,本想上查查过往产品的收益情况,但银行站上公布的产品投资收益情况要么不全、要么根本没有。
商业银行过往产品的投资收益情况是反映银行理财能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如果投资者不了解又怎么会随便在一家银行开户、进行投资呢?刘先生对此表示质疑。
经过调查发现,部分外资银行确实存在不披露或选择性披露理财产品运行及到期情况的行为。在恒生银行官的《近期部分理财产品到期表现一览》中可以找到该行2010年7月14日-2011年5月11日期间到期的部分产品收益情况。这份表格共披露了56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其中36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都在10%以上,其余披露的产品多数年化收益率均在8%、9%左右,收益率最低的也有4.2%。
而据银率理财产品分析师狄麟麟介绍,恒生银行在2010年7月14日-2011年5月11日到期的产品中,有4款产品为零收益,这4款产品分别为股票挂钩天天开心可自动赎回人民币1年期产品;股票挂钩天天开心可自动赎回美元1年期产品;股票挂钩部分保本投资步步稳可自动赎回人民币产品;股票挂钩部分保本投资步步稳可自动赎回美元产品。值得寻味的是,这4款产品都没有出现在上述表格中。
产品信息不透明的情况在其他外资银行也有发生。东亚银行今年二季度有6款理财产品到期,其中仅有1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该款产品预期收益率为0.36%-7.00%,到期收益率仅为预期收益率的下限0.36%。今年上半年,汇丰银行1款汇率触发(看跌澳元款)6个月产品FX7A67到期收益为零,另外2款结构型澳元投资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为2.85%,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但在汇丰银行官方站只有新发产品的介绍,产品运作及到期情况只通过个人上银行或邮寄方式定期向客户提供。
恒生银行的工作人员对表示,要查询产品实际收益率,只能通过理财经理。而刘先生反映,他曾给恒生银行理财经理打过询问此事,该理财经理表示,根据内部规定,没有在该行开立账户的咨询者,不能告知实际收益。
其实,不仅是普通投资者难以获得及时、准确的产品信息,就连专业的研究人员在采集数据时也会碰到难题。某知名银行理财产品研究中心人士对透露,现在收集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很难,很多产品到期都不披露收益率,我们曾经给银行打询问实际收益率,但银行方面拒绝提供。
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表示,如果银行方面有规定说不能公开披露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怎么又在官上把收益率高的产品列出来?这种报喜不报忧的做法很容易误导投资者。事实上,银监会曾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充分履行银行,切实做好信息披露,但不少商业银行仍是我行我素。这是因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定并不是强制性的,所以有些银行会在信息披露的环节上打折扣。吕随启介绍道。
不全面的信息或被区别化展示的信息,将使投资者失去客观衡量银行理财能力的机会,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不适合的理财产品。狄麟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