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NBA迎来了一个惊天大交易。
威少去了火箭;雷霆得到保罗以及年和年的受保护首轮签,年和年的选秀权互换。
今年季后赛利拉德绝杀淘汰雷霆的时候,我跟阿磊在地铁站聊天。
我说:“威少这个合同数额太大,有点拖雷霆补强的后腿。”
阿磊说:“数额过大估计换也换不出去吧。”
我:“我觉得倒是可以单换一个保罗。”
结果一语成谶,威少马上就要来休斯顿报到了!我还真是个预言家。
还有一个优秀的预言家是我的大学同学,当年我们看完比赛一起去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水。
他对我说:“我觉得哈登在联盟的成就不会比杜威二少差。”
当时,我权当他讲了个笑话,现在看来三少已经分别成为JordanBrand、adidas、Nike的当红球星。每个人的签名鞋都出了不止两双。
那么这个交易会对两只球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虽然CP3和威少两人球迷众多,但是我觉得,威少和保罗的合同交易价值真的是有点辣鸡的。
一个6年2.58亿,一个4年1.6亿。如果一个球队同时拥有这两个合同那已经接近工资帽了,但是,两个人的影响力是在下降的。
保罗年龄到了,数据的衰退显而易见。而威少是一个自带体系的球员,队友几乎没有展现持球天赋的可能。溢出的天赋的确很吸引人,但是球队战绩可能会被这种打法反噬。
但是,这是对火箭和雷霆都有利的一个交易。
火箭可能是这两年以来NBA三分投的最多的球队。但是讲道理,火箭除哈登外从来都没有一个可以主动压缩对手防线对手不得不夹的人。威少来了,可以通过主动压缩对手防守的方法给球队创造更好的投射机会。更重要的是威少在外线的防守也是比较出彩的。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于球权分配。当年威少和哈登一起在雷霆的时候基本上,上场时间重合的时间很短。在有限的进攻连线中,基本都是哈登埋伏底线,威少突到合理冲撞区面对对方内线大闸包夹后,传到内切的哈登扣篮。
哈登当新秀的时候是可以这么玩,你现在让他这样,哈登会愿意吗?
按道理来说,哈登一定会更多的打无球。因为威少的无球效率差到爆炸,之前的数据中威少作为手递手传球终结点的时候一次进攻只能得0.5分左右。
如何让二少在火箭好好相处,是个让人头秃的问题。
对于雷霆而言,他们终于可以重建了。
雷霆作为小球市,这几年为了追巨星,留巨星花了不少代价。结果到头来还是戏子无情,假装有情的戏子也逼你成全她新的爱情。
得到保罗后,雷霆得到的是一个可以让其他年轻球员变得更好的极致老将。相对威少,保罗甚至可以给一些喜欢持球的年轻人更多机会,得到的选秀权的雷霆高管,如果好好利用说不定能给球队一个更好的未来。
重新开始,未必不是一个好选择。
对于雷霆这支球队来说,从拥有三个幼年MVP到现在需要推倒重建,实话实说,令人唏嘘。
但是要推究个中原因,我认为全怪地理位置。
年在球星交易的自由市场上,纽约得到了欧文、杜兰特;洛杉矶得到了保罗乔治、浓眉哥、莱昂纳德。
在年美国各州的GDP排名如下:
加利福尼亚.32亿美元人均美元德克萨斯.34亿美元人均美元纽约州.85亿美元人均美元佛罗里达.54亿美元人均美元伊利诺伊.67亿美元人均美元宾夕法尼亚.42亿美元人均美元俄亥俄.55亿美元人均美元新泽西.84亿美元人均美元佐治亚.25亿美元人均美元马萨诸塞.90亿美元人均美元北卡罗莱纳.00亿美元人均美元华盛顿州.11亿美元人均美元弗吉尼亚.96亿美元人均美元密歇根.39亿美元人均美元马里兰.73亿美元人均美元印第安纳.09亿美元人均美元田纳西.29亿美元人均美元科罗拉多.45亿美元人均美元明尼苏达.04亿美元人均美元亚利桑那.36亿美元人均美元威斯康星.60亿美元人均美元密苏里.35亿美元人均美元康涅狄格.45亿美元人均美元路易斯安娜.26亿美元人均美元俄勒冈.87亿美元人均美元南卡罗莱纳.13亿美元人均美元亚拉巴马.26亿美元人均美元肯塔基.62亿美元人均美元俄克拉荷马.72亿美元人均美元艾奥瓦.99亿美元人均美元犹他州.01亿美元人均美元内华达.08亿美元人均美元堪萨斯.18亿美元人均美元-哥伦比亚特区.86亿美元人均美元阿肯色.51亿美元人均美元内布拉斯加.63亿美元人均美元密西西比.34亿美元人均美元新墨西哥.90亿美元人均美元夏威夷.48亿美元人均美元新罕布什尔.48亿美元人均美元西弗吉尼亚.48亿美元人均美元爱达荷.87亿美元人均美元特拉华.17亿美元人均美元缅因州.03亿美元人均美元罗德岛.68亿美元人均美元北达科他.80亿美元人均美元阿拉斯加.44亿美元人均美元南达科他.21亿美元人均美元蒙大拿.14亿美元人均美元怀俄明.84亿美元人均美元佛蒙特.22亿美元人均美元
年,加州、德州、纽约州三个GDP排名前3的州里,那些球队在自由市场玩的风生水起。德州的休斯顿也得到了威少。俄克拉荷马州在50个州中已经排在半数开外了。
那么,大城市意味着什么呢?
大城市意味着人口和资源的聚集;而人口和资源意味着消费、意味着影响力,意味着工作机会,甚至可以说,它们意味着一切。
我认识一个在北京做编剧的女生,曾经给我抱怨过北京的房租价格太爆炸使人难受。而事实上她也意识到,如果不呆在北京,她完全没有办法在家乡找到类似的工作,包括那些人口超千万的二线城市也不会有这样的岗位。
行业中的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电影产业地图里只有北京、上海和杭州。如果说是核心内容创作的话,把上海和杭州去掉也没什么问题。
我曾经看到一个旅日留学生写过一篇文章,表示日本很多小城市的一些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的期待就是“去东京,然后这辈子再也不要回来!”
我其实并不推荐大家一定要在大城市挤破头,大家可以选择竞争,同样也有权利选择安逸。
但是对于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你的不安分已经让你离开家乡来到了这里,那么你必须用尽全力好好的活下去。
*部分素材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