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学习最标准的普通话,请到中国传媒大学来
TUhjnbcbe - 2022/7/11 17:24:00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77.html

大家都知道

这些年,来我校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了

但你们可能不知道

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个中心

一直致力于汉语国际传播事业

它就是!!!

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

这里是全世界传媒人学习汉语的摇篮,这里有最优质的师资、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里的老师对汉语发声、汉语语言有独到的研究。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体验,让留学生们从多角度了解中国,感受传统文化。这里为喜欢汉语、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留学生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培养的留学生们成为明星人物,也成为代表中传的一张张名片。

今天,传传就带大家

一起来了解下这个优秀的中心!

发挥传媒特色培养综合人才

我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初期阶段,进修汉语的留学人员少,主要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简称汉教中心)现下设三个教学、科研系所:汉语国际教育系、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所;两个教学管理科室:留学生教学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HSK)考务办公室。

目前,中国传媒大学分别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孔子学院基金会、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等合作共建三所孔子学院;并与中国外文局、北京华语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全球中文在线联盟高校实习基地”;与中国国际电台、深蓝时代国际影视文化(北京)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中外学生的教学实践基地;与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基地”,现为“北京华文教育基地”。

??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基地揭牌

汉教中心每年培养各层次、各类别留学生人次左右,中国的硕士生、博士生近人,各类留学人员占中心学生总数的5/6。培养出的中外学生人才济济,广受好评,众多留学生频繁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湖南卫视、天津卫视、优酷视频等各大媒体上,他们个人不仅成为明星人物,也成为代表中传的一张张名片。

??留学生参加央视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

??留学生参加央视快乐汉语节目录制

??留学生受邀担任北京台《北京客》节目嘉宾

精选优质师资创新教学模式

汉教中心的教师队伍优良,具有扎实的人文学科研究基础。在长期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中形成规范、严谨、勤奋的教风,追求一流和完美。

现有专任教师23人,管理人员5人。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讲师1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约占57%,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1.30%。绝大多数教师具有中国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级甲等证书(汉语普通话的最高级别),部分教师是中国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对于汉语发声、汉语语言有专门独到的研究。

长期担任电视台、广播电台播音员、主持人,同时具有丰富的汉语国际教学经验,汉教中心的教师在进行标准的普通话教学、纠正留学生的不当语言习惯、全面提高留学生的言语交际技能等方面,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汉语教学的优势和教学特色。在汉语实用口语交际教学、汉语有声语言传播的教学方面,独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

关键词:教学特色

??语言生培养方面,中心坚持在初级阶段开设一学年《口语与正音》课程,并坚持由播音专业毕业的教师任课,在学生接触汉语之初,多花时间,多下功夫,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普通话语音基础。

每天课前都有专项语音训练环节,除了解决“洋腔洋调”的共性问题,还有特别针对不同母语背景学生的专项训练;

每学期教师都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对初级班同学进行“一对一”语音测试,用科学的测试量表,发现每个语言生的发音难点,研究生还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留学生纠音正音,是语音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在汉语教学专业硕士普通话语音与语音教学能力的培养上,汉教中心借鉴普通话测试员的培养方法,借鉴播音专业语音发声的训练方法,借鉴国际汉语教学语音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听、辨、说”一体化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让该专业学生的语音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

很多学生正音能力不强的首要原因是听辨能力差,所以课程设计了大量听辨环节,如请学生听录音朗读、说话或者现场朗读、说话片段,记录个人听辨结果(发音人主要的语音问题等),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再将听辨结果在全班汇报,最后形成比较统一的语音听辨结论,并在教师指导下找出解决这一语音问题的办法。

课程还设计了很多具有传媒大学特色的普通话语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几乎全世界各大媒体记者(中文频道或驻华工作),都会选择在中传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学习汉语。“这里是全世界传媒人学习汉语的摇篮。”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的老师们告诉记者。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全面的文化体验

在日常教学以外,汉教中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体验。留学生得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中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CCTV中文国际频道,参与《快乐汉语》节目的录制。

??年6月,来自泰国、韩国、刚果(布)、塔吉克斯坦、塞拉利昂的十余位中心留学生和中心一带一路志愿者携手拍摄MV《一带一路世界合奏》,表达了世界各国对中国“一带一路”*策的支持。

??年9月28日,汉语国际教育中心来自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美国、塞尔维亚、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乌克兰、尼日利亚等39个国家的余名留学生走进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开展两校间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参加了嘉华学院的世界厨房实践课程。

??留学生参加北京工商嘉华学院交流活动

??年11月22日,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多位留学生参加“民间瑰宝?魅力之都”北京时尚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体验系列活动——留学生专场活动,这不仅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传承和保护,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间接开展海外文化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

??留学生参加非遗体验活动

通过活动,留学生走近、了解、对话“非遗”,被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吸引,个个兴趣盎然,一边欣赏、体验,一边积极用汉语与大师们直接交流对话。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也融入了日常教学活动中。

??汉教中心有一门中国文化技能王牌课程——书法课,讲授中国书写文化与书法技能,是最受留学生欢迎的一门技能课程;

??同时还开设了中国饮食文化课程,将传统美食引入课堂:师生一起包饺子、包粽子、品中国茶,享受集体劳动的乐趣;

??除此之外,积极延请太极拳老师,为留学生教授太极拳;

??中国结、剪纸也是留学生中国文化技能课之一。

??留学生上书法课

温暖的大家庭难忘的留学生涯

一批批的海外学子,怀揣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来到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学习,组成了一个个如珍珠般璀璨的国际大家庭,虽然年龄、种族、国籍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这里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今年,他们其中有两个班级的学生毕业了。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他们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对未来的向往。在这里他们不仅收获了流利标准的汉语表达能力,更立志将中华灿烂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届本科班同学

届本科班的毕业生分别来自塔吉克斯坦、尼日利亚、泰国、韩国、厄瓜多尔、土耳其、刚果(布)共和国、哈萨克斯坦、朝鲜等九个国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大家庭,汉语是这个国际大家庭之间交流的唯一共同语言。他们肤色不同,却一致热爱汉语和中国文化。

秉承中国传媒大学的特色,全班同学积极参加“中传留学生眼中的中国文化”中文演讲活动。

??留学生参加中文演讲比赛

在一次主题班会上,全班同学集体弹唱的中文歌曲《留学在中传》,这首歌由汉教中心的留学生自己作词作曲,在白杨网上广为流传,彰显了留学生们对中国传媒大学的热爱,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留学生之歌。

??

★★★★★

关键词:优秀学生代表

班长昊杰来自哈萨克斯坦,不但有着俊朗的外表,还有着美妙的歌声,他最喜欢周杰伦的《青花瓷》,并受邀作为CCTV-4《快乐汉语》节目的嘉宾,在参加节目录制时现场演唱中文歌曲《青花瓷》,为汉语插上了歌声的翅膀,轻舞飞扬;

塔吉克斯坦的马恪是年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塔吉克斯坦赛区决赛“最佳才艺奖”获得者;

年11月,霆俊(塔吉克斯坦)、马恪(塔吉克斯坦)参与了上合组织秘书处举办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大学生“21世纪领袖”知识竞赛,获得佳绩;

泰国同学金雨豪每年寒暑假,都会作为优秀汉语学员,受邀回母校清莱攀县中学进行主题讲演;协助当地中文教师举行了中国传统春节日活动,组织并教授中国传统舞蹈——秧歌舞,以中国传统乐曲《踏春歌》、《茉莉花》为伴奏,带领泰国中学生载歌载舞,受到当地的广泛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最标准的普通话,请到中国传媒大学来